12月28日,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主办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战略支持的第四期“北大央企论坛”在北京大学召开。本次论坛以“环境、责任、转型——绿色发展与清洁能源之路”为主题,探究未来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,解析产业改革的突破口。
论坛上,对于中国天然气开发领域的现状,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院长贾爱林认为,在国家倡导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,中国石油积极发展天然气开发,国家能源结构供给侧改革给天然气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,也给天然气发展带来了****的压力,保障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是今后发展的长期方向。
我国天然气存在季节性消费差距较大,冬季供应缺口较夏季大的问题,贾爱林表示,这与国民消费结构有关。因为民用用户比较高,冬季和夏季的使用比例相差就会比较大,季节性温差比较大,所以使用得差别也比较大。现在每年天然气平均产量是2.68亿方/天,冬季平均是3.06亿方/天,夏季的低谷值是2.39亿方/天。所以每到采暖季,天然气消费量会突然增大,形成消费高峰,冬季给我们保供的压力比较大。
贾爱林认为,天然气需要较大空间。在过去15年里,中国天然气储气库建了不少。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。冬季的保供在一段时间之内还会存在,国家石油企业也会积极努力,争取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表示,这主要是解决需求稳定性的问题,天然气的需求量减少,但是电力的需求量上升,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,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、调峰是一个有效的措施,这样可以限制煤电的发展,调节天然气的需求,也可以解决天然气发电成本更高的问题。